最后 - Recovery留念


Recovery 📙

🍭 Coding 一开始就是作为我喜欢的事情,而纯粹地存在。

我 18 岁。我庆幸学习了喜欢的专业,庆幸今后可以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无限深耕。它让我获得了成就感,激起了我的脉搏,让我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意义。我只是,很热爱。因为它让我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世界。起初这一切的一切,是如此的纯粹。

  • 但是。。我把这份拥有
    • 变成了我想紧紧握住的东西。我实现的东西越多,我握的就越紧。
    • 变成了优越感。没错,我确实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梦想,我确实期待自己的梦想实现的那一天。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好像更在意的是,这份实现里面潜藏的更大的优越感。对这份优越感的在意,甚至胜过了热爱 coding 本身。

现在想想,我好像有一些忘了我当初为什么出发了。

大二的秋天,听到“字节跳动”四个字的时候,我觉得那是我的梦想。我本可以把它当作一个“毕业后不错的赚钱地点”,如果当初仅此而已的话我也不会产生后来的一切,但是,我把它赋予了一些没有必要的意义,这是一切错误的开始。

对于字节跳动,我觉得,那是寄托我最初的 coding 梦想的地方。但其实我更觉得,里面潜藏着我渴望的那种“优越感”和“光鲜感”。我热爱 coding 这件事是真的,但我想要那种微妙的感觉也是真的。我有点分不清 coding 这件事本身,和我想要的”精神 drug“了。

🌃 但是,我 19 岁。在人生的这个阶段,是无法拒绝这种诱人的”精神 drug“的。

所以,后来我到底是为了哪一点在努力呢,我也说不好。

虽然后来一直在出国留学和直接工作之间徘徊,但其实出国留学更多是为了实现小时候的愿望,属于一种“支线剧情”,而我知道最后我只想去那个【不变的终点】。其实这里面暗含着更可怕的想法,就是,好像那里有我想要的一切一样。但其实这时候,我所谓“想要的一切”,早已经不纯粹了,但那时候的我又怎么能明白呢,因为如果单纯从每一天的事件来讲,一点不合理的地方都没有。所以从那时候开始,这颗我找了很久才找到的雷,就这么悄悄埋下了。

我真的好想穿越回去,和那时候的自己讲,你只是你自己,不要把自己的价值寄托在任何东西上面,哪怕再想要的东西也不行。如果我当时这么想,也就不会发生后来的一切了。

请停止你的臆想。

我回忆起自己努力的路,大概是这样 👉 大二开始学着维护起自己的小仓库,主动找老师做项目,暑假参加字节的青训营,大三开始准备 GRE,重考雅思,同时又找了线上的实习,每周都在做需求。但是这些,我现在要告诉过去的自己,都和你最后去上了字节,没什么关系。不要把这些顺水推舟地臆想成你的“努力之路”。

一开始学着维护仓库是因为你好奇你喜欢,找老师做项目是因为你焦虑觉得自己没有项目经验,所以还什么都不会就去开口了最后也仓促收尾,参加字节的青训营唯一能和字节沾上点边但最后开学了也就没再做了,准备 GRE 是因为你还是要兑现小时候的愿望想去留学,学姐那里的线上实习完全是你自己想写代码所以去投了简历,而且完全是为了申请学校准备项目因为那边是香港的大学,后来每周坚持做需求根本不是你在“苦苦坚持”,完全是因为想做喜欢做。(甚至你最后打算直接工作,也只是因为你“也不想做算法岗,不如直接干着吧,不想再经历秋招了”。)你不要把自己的路想的太苦了大姐。算我求你 💦

你从来都不是为了梦想专一地坚持的人这个你自己心里应该清楚吧,你一个坚持早睡和吃维生素 D 都费劲的人。你应该了解你自己,一路以来做任何事,最大的也是唯一的动力,只有想和喜欢,仅此而已。

📌 其实那年初夏,你对“字节跳动”的执念,是你臆想出来的,不是你真的努力出来的。

你自己明明清楚,最后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春招的那几个月,准确的说,是最后那两个月,更准确地说,是你前期屡屡战败之后,最后三个礼拜铆足劲看的八股和源码。而且再往下追溯,你屡屡战败也是因为面的第二个公司就幸运拿到 offer 了所以沾沾自喜了以为自己行了(而且现在回忆当时的水平那就是幸运),八股看得太潦草,结果大厂都问的深给你问住了。所以你都这时候了,才开始上厕所都在冥想 tcp 三次握手的,才硬着头皮点开 vue 的源码仓库的,才开始疯狂研读怎么实现 promise.all 的。而字节的面试恰好出现在这些之后,所以才有幸拿到 offer 的。要是出现在之前那肯定就是挂了的。就这么简单。

就这么简单。😴

但是。。⚠️

但是好巧不巧,这一切发生的顺序和过程,严丝合缝地扣上了那个哈哈 19 岁的所谓的“最初的梦想”哈哈。一切贴合地如此完美,给我造成了一种“从一开始为了梦想努力,然后垂死坚持实现了梦想”的感觉。更更巧的是,偏偏春招的时候骨折卧床,学习受到阻碍,为我这套理论的“垂死挣扎”这部分,提供了强烈的实感。

🍰 你知道吗,命运好像就是想让你实现这个“虚假的梦想”,然后真正地迷失自己一次,然后再真正地找回自己一次。

那天我当然很开心,但我也把自己的价值寄托在里面,拿不出来了。

在字节,工作也顺利,和同事相处也顺利,除了 wlb 以外,完全符合我想要的 vibe,所以,我就在这条错误的路上迷失得更远了。

那时候我热爱着新奇的一切,我认真地学习每一个新的东西,认真地完成需求完成技术分享。我卷的很用力,或者我不想用卷这个字,因为我的心不累,因为我喜欢。但是,我的身体不会说谎。过于透支的工作强度,是不争的事实。

实现梦想的兴奋过后,每天实实在在的生活,只剩下了过饱和的工作强度,无法平衡的业余生活,不可避免的酒桌文化。其实明明这个时候,我真实的情况是:一部分的我【想留下】,因为我没有办法割舍“最初的梦想和热爱”(虽然我现在明白和在不在这一点关系都没有但那时候不知道);一部分的我【想离开】,因为种种所有人耳熟能详的缺点。明明,这两部分都是真实的我,都是属于我的真真切切的感受,但是,我就是不想承认“想留下”的这一部分。

或者说,我应该是知道我有“想留下”这一部分的,但我觉得这一部分,是应该像垃圾一样丢掉的,因为我觉得这种想法是不理智的,说服自己有太多的理由,要有自己的生活,接下来还有下一步打算,需要时间准备申请等等等等。但是这些都是徒劳,因为我心里那个心结一直没有解开。这是我一直以来不好的习惯,我总是要忽视自己的内心的一些想法,去追求那些我以为对的事情。

开始准备秋招,有了新的 offer,有了去加拿大的想法,我不断告诉自己以后还有很多很多事情要做,没有时间在这里停留了。但我心里的【想留下】的那个部分,自始至终没有消散,即使这份微妙的残留是我很久很久之后才意识到的。毕竟,我早早地就错误地寄托了我不该寄托的东西在上面,是不可能像丢垃圾一样丢掉的。

不能丢掉。因为那个我顺水推舟以为“这是我用一年时间努力换来的”的大错特错的错觉,因为我以为在这里才能证明我热爱 coding 这样幼稚的满足感,因为我一直以来混淆是非的莫名其妙的坚持。

我的痛苦从来不是工作本身,也不是什么对各种诟病的愤世嫉俗,我过度的神经敏感,只是因为我恨我自己无法脱身,不是被动无法脱身,而是主动的,我做不到。

新的 offer,决定和 leader 说清楚了我要走,要离开的事实让我觉得我“自己”变得不稳固,我觉得寄托着我的东西快要消失了。在那个夏天,我有过许许多多的“异常行为”:通过执着于吃鸡上王牌弥补自我满足感,通过不断加深字节不好的点和小作文让自己更容易离开,📷 首次出现了对出门拍照的执念,而最最严重的,就是病态地怀念学校。是两年后的今天我才真正感受到,我在哭着怀念的,不是学校,是那个过去有支撑感的自己,那时候我感觉,曾经那个我自己正在一点点,一点点地消失,但是我无能为力。

那个夏天开始,让我变得枯竭,让我的生活变得麻木的,根本不是 996 的生活,而是我变成了【想离开】又【无法割舍】这样的“矛盾体”,是我的生活从这时候开始,已经充满了对离开这里的难以放下和推推搡搡,充满了“曾经向往的”和“我自己的价值”的撕扯和纠缠,我已经,没有属于自己的,真正的“生活”了。

但是这些,身在其中的那时候的我,是无法跳脱出来思考清楚的,我只知道,我想“回到 2021 年的冬天,走在去一号楼的路上看到二舍后面的雪和日落”。但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全都不重要,这些都不是我真的想看的,我真正想看的,是曾经那个自信尚存的,生活得很坦然的我自己。那时候没有想要的 offer,没有曾经梦寐以求的在别的城市生活,没有这个没有那个,但是那时候拥有最最重要的东西,就是有我自己,但是我现在找不到我自己在哪了,其他一切,全都不重要了。

其实到这里为止,我已经迷失了很远很远了。但是没想到,我还能迷失得更远。

因为还没离开字节的时候,我就有了去加拿大的想法,虽然这个想法是出于本心的我知道,但是我有了这个想法以后,上面就全都是我的杂念。

因为我进入了一种恐怖的状态,我觉得我低落的状态是当下的工作造成的,而这个性质的工作又在大环境里有很多被诟病之处,比如没有生活啊之类的,固然这是真的,但这确实和我如此严重的情况关系不大。但是大家越这样评价加上我自己的感受,我就越相信都是工作造成的。我把我的情绪发泄在工作环境上,我越痛恨工作环境,越想去加拿大,但是去加拿大更意味着割舍这一切我以为“我好不容易得来的”,我就越情绪化,我越情绪化就越恨工作,越恨工作就越想去加拿大,越想去加拿大就越意味着割舍一切,越割舍一切就越情绪化。。。无限循环下去了。

所以那时候,我才每天睡五个小时。

然后更把我推向万丈深渊的事情出现了,就是要回到学校了。我错误地以为学校是我的救命稻草,但是这个时候,根本就不是,我自己已经迷失了,学校又有什么。

“我觉得哪里都没有了,但是学校里一定有”

但是学校里什么都没有。

我是谁,我在哪,我到底怎么了。

最后一个学期终于回到了学校,但是也就此印证了,我真正怀念的根本就不是学校。因为从这一刻开始,我整个人彻底垮了,因为我觉得,学校里根本没有我想要的任何。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也断了。

后来的生活大概就是。被丢失自我的感觉裹挟着,并全盘怪罪在“工作”上面。

没错,其实和工作的关系不是很大,但是由于种种耳熟能详的诟病以及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太容易误以为就是工作造成的,并且这种以为变得理所当然。

外貌焦虑身材焦虑精神世界的空虚焦虑,这些我以为最严重的事情,反而只是这个庞大的一环接一环的事件中产生的,最轻飘飘的结果。只是我不爱自己了,也找不到自己了。

其实从 23 年 3 月到现在,两年的时间里,我差不多一直是这种状态,我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了,我只知道“我好像以前喜欢这个吧那我做这个吧”,我每天检查自己是不是胖了,精神敏感地起掐自己多余的肉,最严重的时候把自己掐青了,我就是觉得自己很胖,我很厌弃自己,厌弃到想想就会哭出来。只要出去玩的时候,我就会强迫症一样的一定要拍出好看的照片,但是,一个不喜欢自己的人,是永远不会觉得任何一张照片好看的。所以出去玩的任何一次,我体会到的负担都远大于快乐。出去玩变成了让我痛苦的事情,在家看剧我也感受不到自己喜欢什么。剩下的只有工作,我还总以为这些都是工作造成的,工作才是源头。

这种生活状态就这样折磨了我两年,为什么是两年呢,因为哪怕后来离职之后,我也只是意识到自己有问题不断找原因,但是生活状态并没有好转,甚至更严重了。所以我 23 年 24 年发了很多很多的抖音,其中的很多条都不是纯粹地为了瞎发着玩像以前一样,都是我的焦虑我的自我审视,想看到有人给我点赞来填补心里的那个根本就愈合不了的裂口,最变态的一段时间甚至暗暗观察希望有路人男凝来弥补这个裂口,已经绝望和厌弃自己到这样的程度。

这些和工作有关系吗?可以说是,毫无关系。

但我那时候以为有关系,我越觉得有关系,我就越想逃离工作,越想逃离工作,就越不能好好地过现在的生活,就越痛苦,就越觉得有关系。死锁又出现了。

我是去年七月离职之后,才开始复盘这些事情,从那时候到现在,我用了整整八个月的时间,我才真的把这件事想清楚。

我现在想告诉自己,是时候把纯粹的热爱,从那些杂念中提炼出来,然后真的纯粹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

其实后来我变了但是我不知道。我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好像静不下心学习技术了。我只是喜欢 iTerm 里包装帅气的打印方式,我只是喜欢写出长得好看的技术方案的感觉但是却不愿意认真复盘,我只是喜欢改完 bug 交付那一刻的成就感但是再也不想优化什么,我只是喜欢实现“发一次掘金”这样的 flag 却不愿意发完再看一遍。

但是明明一开始的悸动,就只是在第一次用古老的 javafx 完成了云工厂,然后数自己写了多少个文件的那一刻,第一次按自己的想法精心设计了登录页然后傻傻地欣赏的那一刻,第一次用 react 实现简单的 todo list 的那一刻,第一次把 spring 运行起来的那一刻,第一次 ping baidu.com 看到字符跳跃的那一刻,第一次搭起了花里胡哨的博客的那一刻。但这些都是很久很久很久以前的事了。那份纯粹的感觉,后来早就已经没有了。

我好像越来越不是在享受 coding 本身了,我只是在享受着用我已经会了很久的东西,躲在舒适圈里,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同样的剧情,来满足自己心里那个填不满的无底洞。

但这些,都不再重要了。

从迷失自己的第一步开始算,刚好过去了三年整。

今年我 24 岁了。我终于在这个独来独往无人打扰的冰天雪地里,想明白了这一切。

虽然就这样过去了两年,但是我一点也不遗憾。

历史不能改变,所以我们总是会为一些灰暗的时光感到遗憾,觉得自己浪费了最美好的日子。但是,不要遗憾。是的,历史不能改变,但正是因为历史不能改变,所有经历过的事,都会刻上属于你自己的烙印,回想起来都带着属于你自己,独一无二的感觉。

我以为我再也不会想翻看那段时光的任何碎片,但直到那天阴差阳错看到了,我忍不住一直看,一直看,因为虽然那时候的我,执着于浓妆艳抹自己的脸,执着于出门一定要穿吊带背心,执着于不吃这个不吃那个,执着于拍出好看的照片,执着于都能看到骨头轮廓的"90 斤",执着于那些定制的拍照姿势和表情,并且因为过分刻意和执念,留下了数不尽的照片,而且每一张上面都是一模一样的空洞的试探的暗淡的眼神。但是,我现在回头看的时候,我想到的都是那些十分刻意充满焦虑的照片背后,我不放弃地在家一遍一遍复盘自己是怎么了,甚至自己给自己画图,想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不断回溯我是怎么一点点变化的。我从来不想放弃自己,我知道我不该永远被困在那个所谓的“2021”,我知道问题绝对不在这里,绝对是在我自己身上。即使我不知道我哪一天会走出来,但是我知道要一直往前走。即使我没有像自己预想的那样享受到“绚烂的秋”,也没有像自己预想的那样“去加拿大之前可以清理掉所有的心结”,即使我预想的一切可能和希望,最后都没有实现。但也不要停下来。

人只要一直往前走。总有一天灰暗的日子会过去,无论在那个当下,是痛苦的空虚的麻木的自卑的无法脱身的,是怎么样都好,只要你一直往前走。总有一天你回头看的时候,你看到的不再只是那些痛苦。你甚至会有些怀念那时候的空气,灯光,食物,味道,雨,阳光。

就像你同样怀念那些美好的日子一样。☀️


文章作者: mohan li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別声明外,均采用 CC BY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源 mohan li !
评论
  目录